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台大樂生社今(03/15)早至監察院提交陳情書,指出自今(2022)年二月起,樂生療養院院方向院民口頭告知,即將整修樂生院區中作為醫療站所和公共聚會空間的「蓬萊舍」,院民從03/01起無法再使用該空間。然而,劇烈影響院民生活的工程卻不曾進行任何公開說明會或公聽會。直到03/03 立委洪申翰、王婉瑜介入協調,院方才告知要將原本的蓬萊舍改建為三間套房,並且在協調會後,院方依然執意要求院民不得使用蓬萊社。自救會指出樂生療養院院方行為已經違反《文化資產法》、《漢生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訴求監察院應介入調查院方不當作為。

樂生療養院建於日治時期,因當時認為漢生病(舊稱「痲瘋病」)具有傳染性誤解和污名,許多病患被強制隔離至樂生療養院區,並在此居住超過六十年。在2004年,樂生院因為新莊捷運機廠工程而面臨拆除危機,院民也遭到迫遷,引起社會關注。直到2012年,終於在樂生院民自救會、學生團體樂生青年聯盟與其他社會團體的抗爭下,監察院對台北市捷運局和行政院衛生署提出糾正,樂生院也於2014年核定為文化資產。2017年,行政院也依照《漢生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通過「樂生院區整體發展計畫」,將修復樂生療養院舊院區歷史建築,打造「漢生醫療人權園區」。
然而,自2020年開始,樂生療養院院民與急欲「修繕」院區建築的院方即衝突不斷。樂生青年聯盟批評,院方欲執行預算高達十億的「樂生園區發展計畫」,卻忽視高齡且多數身障的院民仍居於此處,並頻頻要求院民搬離原住處、意圖關閉院區內唯一的醫療和聚會空間,甚至曾將蓬萊舍斷水斷電,根本與人權園區的價值背道而行。本次要將過往作為抗爭會議、演講會、公共空間的蓬萊舍改建為「三間套房」的私人空間,更是企圖抹除過往抗爭的歷史紋理,也牴觸行政院的上位計畫。
樂生自救會會長李添培表示,自己在樂生療養院已經居住長達74年,院內過去有二十幾間套房根本沒人住,不了解院方為什麼要再將蓬萊舍改建為三間套房。如果蓬萊舍被改建,今後院民要換藥、電療,許多高齡和行動不便的院民需要走將近一公里的路才能滿足這些最基本的醫療需求。並且過去外國關注漢生病醫療人權的運動者、學者、記者來到台灣,希望了解院民生活,也都是到蓬萊舍來,「如果蓬萊舍不能留下來,這些過去的歷史就沒了。任何國家的人要來了解這段歷史,連個空間都沒有。」李會長也說,樂生療養院的「療養」兩個字,就是要讓病患可以好好治療、好好休養,如今在現任院長不願溝通的態度下,院民面對被迫遷的恐懼,在這裡只剩下痛苦而已。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也指出,蓬萊舍是院民「面對世界的客廳」,要了解台灣漢生醫療人權和樂生抗爭的歷史都要到蓬萊舍,行政院也已經有保存院區的規劃,院方作為已經牴觸上位計畫。並且蓬萊舍是文化資產,準用文資法第二十四條,要修復應分階段舉辦說明會、公聽會,並通知當地居民參與,但院方根本沒有與院民溝通,如果沒有立委介入根本沒人知道蓬萊舍將被改建,院方作為已經違法。
台權會副秘書長余宜家直言,讓院民安居應該是樂生院修繕的核心議題,但如今院民卻因此深受院方的打擾。按照兩公約第四號一般性意見對居住權的保障,如果有不用搬遷的選項就應該優先選擇,倘若真的有搬遷的必要,也應該充分和院民溝通。然而至今院民根本沒有任何參與管道,也無法達成能夠實質改變計畫效果的討論,現在院方「趕工至上,工程決定」的做法已經是對院民的騷擾和恐嚇,也違反兩公約對人權的保障。
今年成立的台大樂生社社員李宇翔則表示,樂生院是如今社會關注的人權、文資、土地等諸多議題的交會點,關係到的是我們的社會未來要用什麼價值看待這些議題。在樂生社成立後,許多同學實際走進樂生院區,和住在這裡的阿公阿嬤互動,對過去的歷史錯誤和院民的智慧都有新的認識,樂生院之所以是台灣的文化資產,是生活在這裡的院民和空間兩者共同交織而成的,但如今政府號稱人權立國,卻不站在這些阿公阿嬤的立場思考。也希望透過對蓬萊舍的空間保存,未來能夠讓更多學生了解這段歷史。
記者會結束後,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台大樂生社進入監察院提交陳情書,訴求監察院盡快介入調查樂生院方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漢生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兩公約居住權保障的作為,也請社會持續關注近二十年卻未完的樂生運動!
Leave a Reply